这幅楷书,放大看,精妙绝伦
图片
今天,小编来分享一幅徐浩79岁所书的一幅楷书的刻碑《不空和尚碑》,这幅楷书,放大看,非常精妙,可谓是徐浩人书俱老的一幅作品,也是徐浩晚年最具代表的一幅作品,依小编来看,也是徐浩最精妙的一幅作品,古拙与灵动兼具,但全无妍媚。然而谁说无妍不美,小编看了这幅字,觉得这幅字,真的很好看。图片
推荐两本字帖,一本近距离临摹字卡,一本宋拓本,喜欢这幅作品的书友可以看看。小编这次找的图片,经过小编与全碑的图片仔细比对,缺少了正文的88字,以及末尾年款的18字,当然,原碑因风化残缺的部分不计在内。但是这套图却是小编能找到的最清晰的拓本图片,没办法发全,很是遗憾,书友们如果有缺少部分的高清图,可以与小编共享吗?缺少的部分,小编会在图片之间写出来,希望万能的书友能帮小编找全。下面看一下全览,这全览,小编是在东京博物馆找到的,和今天发出的图不是同一时期所拓,缺字部分虽大抵相同,却也不尽相同,相同的是字口都非常清晰,而且字几乎没有区别。图片
《不空和尚碑》全称为《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》,据《金石萃编》载:碑高八尺三寸五分,广四尺一寸八分,字共二十四行,满行四十八字。据碑末年款,此碑立于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,徐浩写此碑时已七十九岁(徐浩享年八十岁),结法老劲,圆熟端庄,少清逸之气。原碑现藏西安碑林。图片
《不空和尚碑》,乃徐浩晚年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,字体骨肉相称,雄厚温润,用笔藏锋,中锋行笔,力透纸背,笔画肉中裹筋,血肉丰满。点画沉着厚重,结字稳健,整体以力取胜,端庄茂密,于不经意间传达出遒劲和洞达,可谓“人书俱老”、“炉火纯青”。图片
不空和尚的一生,历经唐玄宗、肃宗、代宗三朝,始终备受尊崇,被尊为灌顶国师。他不仅在密宗的传播和发展上贡献卓越,还在翻译佛经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。他翻译的显教类经典,如改译的《仁王般若经》二卷、重译的《密严经》三卷等,都为佛教教义的阐释和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在杂密类经典的翻译上,他同样不遗余力,特别重视并译述了《金刚大道场经》一系里“一字佛顶法”的各种经轨,还广译文殊咒藏各法,如焰曼德迦法、金翅鸟法、摩利支法等。图片
大历九年(公元774年),不空和尚示寂,世寿七十,僧腊五十。他的离世,让朝野上下深感悲痛,唐代宗敕赠他“司空”,并加谥号“大辩正”。这也是碑名为大辩正广智的来由。图片
《不空和尚碑》,这座屹立千年的石碑,它是历史的见证者,见证了唐代佛教的兴盛,见证了文化交流的繁荣;它是艺术的瑰宝,承载着徐浩精湛的书法技艺,展现着唐代楷书的独特魅力;它更是密宗文化的传承者,记录着密宗的传承历史,弘扬着佛法的智慧与仁爱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此处缺少36字,应该少了2张图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此处缺18字,应该缺1张图片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此处缺33字,应该缺2张图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此处缺年款18字,应该缺1张图。图片
注: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核实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